台灣人使用率最高的社群媒體--臉書,近期新增了「hashtag」(分類標籤)這個功能,使用者張貼內容時可以在關鍵字前加上「#」符號,以便於其他使用者搜尋。進行音樂行銷已久的Red Bull,今年也從善如流製播了一系列紀錄影片《RBMA Hashtags》,探討流行音樂如何透過網路資源與脈絡重新取得新的生命。
本集探討的主題,在網際網路如何推動節奏藍調(R&B)音樂進化,成為另類節奏藍調(Alternative R&B)。
起源於1940年代,節奏藍調在1970及1990年代達到全盛,著名歌手包括Marvin Gaye、Smokey Robinson、Aretha Franklin、Prince皆是當時引領樂壇的主流。
然而,2000年以降,節奏藍調的聲勢在歐美流行樂壇已經大不如前,碧昂絲(Beyonce)一鳴驚人的首張專輯雖然全部曲目皆是節奏藍調,然而後來的專輯卻開始大幅減少節奏藍調的比例,而向主流音樂靠攏,即是一個明證。無怪乎,2006年美國饒舌歌手納斯(Nas)大呼「節奏藍調已死(Hip-Hop Is Dead)」雖然惹來爭議,但也有不少人表明贊同並舉出數個支持的理由,譬如:重數位製作不重現場演奏、重外表不重音樂、重製作人不重歌手,以及鼓勵性愛的道德偏差。
因此,這一集RBMA採訪團隊前往多倫多、芝加哥及洛杉磯,分別採訪R&B創作歌手及製作人包括:How To Dress Well(對,這是個藝名)、葛萊美提名歌手Miguel、Jeremy ‘Zodiac’ Rose、Rochelle Jordan及其製作人KLSH,甚至也記錄了BadBadNotGood、Alex Macpherson (The Guardian)、Melissa Bradshaw (The Quietus)以及Erik Kirtley (Indie R&B)對於節奏藍調如何找出生路的看法。
網路,無疑地扮演了一個節奏藍調轉型,甚至革新的關鍵角色。一派人士認為,網友慣於為藝人及音樂貼標籤,並無助於讓聽眾真正了解到音樂作品,因此相當不以為然。然而,一派人士則堅稱新生代的節奏藍調,因為揉和不同音樂元素,所以透過網友來「貼標籤」,反而有助於更多聽眾找出其識別度。
看歐美討論過去的主流音樂如何找出生路,是一個難得經驗;若是借鑑思考,我們可以發現台灣過去,也有許多風行一時的音樂類型,如今網路有可能讓這些舊音樂找到新靈魂嗎?從近幾年歌壇的台語作品推陳出新,也許可以看出可能的解答!
文 / 游祥威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